昨天臣臣在朋友圈发了“对我说悄悄话”的小程序,我选了条系统推荐的“只要有我在,你就不用长大”,说实话,连我自己都被感动到。

令我倍感欣慰的还有两件事,一是我这个小博客还偶尔会收到“接广告”的留言;二是最近收到一条让我继续更新的邮件。

登录我许久没有登录的网站,我才发现上一篇博客已经是9月11日更新的了,而且那还只是我复制粘贴了7月份编写的一个方便cpa计算的小程序。我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会再更新,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只是单纯地因为我没有什么想要追逐的东西,也很难被带入什么新鲜的事物里。


翻开之前的日记,仿佛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陷入焦虑,但今年的焦虑来的似乎尤其猛烈。

我深感战胜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一件值得自己集中注意力去攻克的难题,或是值得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做的事情,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工作。

高中时我不常感到焦虑,也许是我脑中除了考上大学之外并没有任何目标,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只是朦胧地朝着“想当作家和翻译”发展,现在都成了笑话。每每过了一个阶段才能体会到身边人那时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真该听我同桌的话去一个设计游戏的行业,至少应该听她劝我复读的良言。

踢足球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但也是我苦练也无法精通的体育项目。纵使脚法和体能可以训练,但我的速度却差强人意,勉强能够得上对面带球的前卫,随着年龄增长,我引以为傲的灵活性也不见优势,再加上身边没有一同踢球的伙伴,这一爱好也被我渐渐被我抛之脑后了。每次我绕着苏浙运动场跑步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望向绿茵场,回想着触球带球的感觉,似乎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让我放弃踢球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前夕的一场疾病。这是我高考失利的直接原因,也是我人生轨迹的第一大转折点。在医院躺了十天,在家晚自习了不到一个月,取得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成绩,摇摇晃晃地撞入南审的怀抱里。很难评判当时的选择是对是错,但我直到大学毕业,感觉都生活至少都还不赖。

最近总是能听到州州“一夜无眠”的埋怨,我有些内疚,一方面内疚自己的夜磨牙症是否给舍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另一方面内疚本科时常失眠的自己是否给舍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科时我时常抱怨帕提的呼声很大,总是吵得我难以入睡,而他白天时也常常外放声音,有些扰人清闲,现在我才意识到,我们其他人当时开黑的语音也十分恼人,却也没有回头妥善经营宿舍友谊的机会了。

我的失眠症在高中时加重,攻克它却是研究生阶段,或者说是最近。也许不能谈是攻克,至少我不再那么纠结于辗转反则,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比在床上悱恻两小时更令人烦闷,我为何不去享受这片刻的安宁呢。

上一次失眠还是在去年,我十分怀疑自己读研的选择是对是错,事实上,我到现在还是在怀疑,但这已经没那么重要,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放眼未来比回顾过去更加重要,但放眼未来又成了我当下的困扰了。


我最近的困扰似乎起源于州州的几个失眠之夜,具体地说,是那之后的内疚心情,但要远远地超过内疚。我很早就发现自己总能看到事情的阴暗面,所以往往很难下决定。最近这种感觉愈发过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看到人的阴暗面,尤其是自己的阴暗面。

听子江说“现在有几个人是开心的呢”,我真是不能不赞同这个观点,却又十分地惧怕接受了这个观点的自己。最近我甚至发现,我原以为最乐天派的学姐,也在奋力备战公务员的同时,为潜在的失业风险而担忧。但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天南地北,离我遥远得不相及的人,似乎过得都比我快乐。直到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才明白,也许是因为他们当下找到了值得自己努力的目标。现在有多少人期待工作、房、车、爱情,又有多少人敢想象如何拥有工作、房、车、爱情。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窝在大城市勉强度日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标配。

本科时有些同学羡慕我进入南大读研,我也羡慕本科时的一些舍友找到了安稳的工作。也许二十年后我不会因为读研后悔,但我现在却在思考如何到达二十年后。这一年来我断断续续地武装自己,从Python学到SQL,CPA也陆陆续续考了三门,跨出了我不愿跨出的舒适圈,去面试,去带教。现在我终于想要开始挑战自己没有完成过的事情:去实习,或者是写论文。

由于我父母的关系,我几乎不知道如何去和家人妥善相处,也无法想象每天只通过视频和我女朋友交流的那种感觉。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去当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但我现在越发想要一份安稳的工作。我甚至想,即便是当财务,也比投行和审计来的强,至少说能保证我的健康和家人关系。

于是我第一份实习找的就是财务。他们对实习生的待遇可以说是极好的了。有实习津贴,可以提供单人间的宿舍,包三餐,最重要的是可以一周只去三天。投简历,面试,登记信息,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但原定于下周入职的我却在最后关头出了岔子,在其他人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一机会。

说实话,我对自己的举动很懊恼,当然不只是拒绝实习(以及给对方的HR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件事。我发现自己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也太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听学姐和导师在饭桌上的谈话,也许这是中国人避免不了的Peer Pressure,但我轻易受到这种影响还是太过幼稚。不过这一周的闹剧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至少以我的学历和能力,找份财务实习(或者甚至是工作),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我导终于又开始督促我的论文,其实我十分感谢她能够催促我学习,也十分庆幸自己在她的影响下学了一些技能,读了一些书和论文,但我又常常为自己在学术上不得进展而懊恼不已。实际上,我对研究会计毫无兴趣,我更愿意用一些数学方法去研究量化和金融建模(虽然我的技能并不支持我这么做),在考CPA时,我也觉得税法和财管比会计有趣得多,在我眼里,甚至财务工作和行政管理也并无太大的偏好。希望我能在接下来的几天想得出什么题目来研究吧。


研究生阶段的确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但这些提升并不是学术能力上的。也许这些提升并不是研究生生活带来的,而是地处市中心和年龄渐长得来的。但我还是十分感谢这段时光。学姐悄悄对我说,早知道还不如本科毕业就考公务员。我有时候也这么想,但是本科毕业的我和研究生毕业的我心境肯定不同,直接去体制内也不能完全磨灭我的傲气,现在的我挺好。

子江是我在研究生阶段遇到的意志最坚定的人,我十分钦佩他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那股劲。彬彬和硕哥是我最钦佩的人,几乎无所不知,并且是我不折不扣的人生导师。晓宇则是我最学不来的人,我深刻感觉到,他身上有种我急切想要却得不到的气质,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从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豁达,以及不去在意他人非议的自在。我应当时刻记着他的话,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前两个月不断听到高校学子自杀的新闻,我对他们的遭遇感到深刻的惋惜,也为他们的家人感到万分悲痛。自杀永远不会是我的选择,除非我斩断一切社会链接,然后孤身一人,但这几乎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

读了我导推荐的《纯粹的基督教》,觉得忏悔赎罪到达天堂并不适合我,我是不完美,但无法认为自己是造物。我对礼拜、苦行、出家没有什么偏好或厌恶,我觉得他们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但我不会涉足。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反感我写这么一大堆讨人厌的话,但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不是书,是日记。我写这些话不会对其他人产生什么影响,但会让我的心情变好,毕竟要憋出三千个字来记流水账也是挺恼人的。


现在是2020年10月31日,我的女朋友在考教资,我坐在汉堡王自习看论文,实际上我只看了两页,昨晚睡得很少,但不是我看不下去的理由,我是真的不喜欢看。

今天也是小雨的生日,我效仿州州,点了个外卖蛋糕送了过去。

写完了日记,心情变得十分舒畅,再看一遍《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Fine》吧。